首页 » 专题 » 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 同心同行 » 扎实做好“同心”实践 打造九三学社同心品牌
   
扎实做好“同心”实践 打造九三学社同心品牌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3-06-18

“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同心”思想,不仅为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目标,而且站在了理论的制高点,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战术性。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同心工程,打造同心品牌”行动的实践之年。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新形势下,我们九三学社必须围绕“同心”凝聚共识,聚焦“同心”谋划工作,用“同心”思想调动九三社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实开展“同心”实践,为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的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同心凝共识”,加大在九三学社成员中宣传十八大精神的宣传教育力度,巩固共同思想基础

 

“同心”思想作为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时代要求的鲜明体现,为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同心”思想强调理想信念上的共识、道路方向上的一致、具体实践上的协力,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形成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只有同心同向才能确立共同奋斗目标,只有同心同行才能实现共同根本利益。

 

以“同心”教育为抓手,把“同心”作为政治引领的根本。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组织访寻革命史迹,接受革命教育,用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使我们经受一次精神洗礼。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深化多党合作事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活动中融入“同心”主题,引导广大社员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认识不含糊、立场不动摇、态度不迟疑,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拥护者、实践者和参与者。

 

把“同心”作为解疑释惑的目标。深入了解九三学社社员的思想困惑和利益关切,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方法和目的统一,把政策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感化、解释引导,做到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把方向。

 

把“同心”作为激发思想活力的归宿。适应现代社会开放多元、观念活跃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职能优势,进一步畅通政治参与的渠道、拓宽诉求表达的途径、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使不同观点在交流碰撞中达成一致,思想认识在相互借鉴中得到提升。

 

二、“同心助发展”,进一步为非公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0121月,菏泽市委书记提出将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的新高地。即: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领先周边各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以上,总量跨入全省中等行列,人均指标实现位次前移,居周边地区前列,三次产业比调整为95536;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同年511日,由省科协、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和菏泽市委、市政府共同组织的2012年山东省“百名专家企业行”活动在菏泽市启动。中国科协和九三中央相关领导、全省17市科协领导、第四届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获得者以及菏泽市部分企业代表270余人参加仪式。九三学社以具体行动,体现出对菏泽市打造苏鲁豫皖科学发展高地的关心支持和有力促进,对菏泽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开展“同心”实践,更加有利于推动统一战线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定位更加准确、优势更加集聚、作用更加突出。

 

要动员引导学社广大社员参与实施“同心”实践工程,坚持务当前的同时谋长远,抓具体的同时思全局,把积极引导与自觉自为、深化内容与创新载体、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有机统一,切实推动“同心”实践取得良好成效。

 

要结合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成立一个专门工作班子、开展一次调查摸底、举办一期高端人员培训、建立一套工作制度、组织一次发展恳谈、开展一次非公经济人士联谊、编纂一本创业史,进一步强化“同心”经济统战工作。

 

要聚焦服务重点,紧扣主题主线,着眼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环境、县域经济发展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合作、专家攻关,统筹考察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服务。

 

要整合资源优势,推进统一战线人才、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强强联合,帮助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助推经济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聚力谋事的聚合效应。

 

三、“同心惠民生”,组织九三学社成员参与公益事业,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

 

要强化品牌意识,精心组织实施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品牌战略,用足用好“同心”工程、“感恩”行动等现有品牌,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维护稳定等方面,深挖和培育新的工作品牌,以品牌打造提升服务质量,以高效服务扩大社会影响。

 

组织九三学社社员开展暖心慰问活动。在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慰问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在农忙季节慰问特困农户,帮助他们解决农资缺乏问题,对少劳力的,组织人员帮忙,确保不误粮食收种;定期不定期走访病灾户,组织相关人员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他们能有饭吃、有衣穿、看得起病。

 

开展“光彩牡丹感恩行”活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回报社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组织非公企业为城市特困群众和农村贫困子女提供助学资金和免费提供技能培训;组织教育界有关人士义务为中小学培训教师,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组织非公经济人士深入困难农户扶贫;深入城市特困户中进行结对帮扶;结对资助“三老“家庭(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组织部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有项目、有帮扶意向的非公企业,对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

 

四、“同心育英才”,着重加强九三学社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教育培养

 

以“同心”标准为遵循,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九三学社队伍,既是“同心”思想贯彻落实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坚持“同心”思想的组织优势。

 

要把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与学习践行“同心”思想结合起来,切实抓住、用好当前政策机遇,努力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夯实统一战线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要在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坚持“同心”标准,发现时考察“同心”意识,培养时充实“同心”内容,使用时突出“同心”实践,管理时注重“同心”表现,使全体社员真正成为践行“同心”思想的典范。

 

要在政治交接全过程贯穿“同心”理念,继续深化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把主题活动和平时教育、组织引导和自觉自为结合起来,培养提升学习“同心”、贯彻“同心”的能力和素质,确保统一战线政治信念薪火相传、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营造九三学社社员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统战业务大讲堂”、“读书月”理论文章调研报告评比等活动,不断更新知识,提升素质,鼓励党外人士、统战宗教干部从工作思路、措施、方法和机制上大胆探索创新,积极创先争优,不断增强工作活力。

 

要注重日常管理实效,广泛开展学社领导走访活动,开展基层调研,充分了解成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召开座谈会和谈心活动,搭建与社会各界交心谈心的平台,充分发挥建诤言、聚人心、干实事的作用。

 

五、“同心促和谐”,以“服务人、凝聚人”为切入点,构建全市和谐新局面

 

实施同心促进和谐工程。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宣传“同心”思想,建立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以“服务人、凝聚人”为切入点,引导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服务和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方法,充分依托社区居委会、民联、台侨联会等社会力量,深入社区开展工作。打造品牌,开展特色统战案例征集等活动,发挥“同心”引领作用,因地制宜,促进社区经济建设和管理,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探索开展新媒体从业人员、网络意见人士、律师行业等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工作,拓展统战工作覆盖面。

 

弘扬优良传统,增进群众感情。要实现凝聚人心的根本任务,就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开展以“同心”为主题的社会服务活动。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街镇社区党组织联手的方式,针对当前人民群众反映的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共同做好促和谐、化矛盾工作。开展社会公益倡导活动,鼓励善行义举,帮扶困难群体。

 

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与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分工负责,依法处理涉台、涉侨、民族宗教等事务。健全完善统一战线工作服务机制。从照顾同盟者利益出发,在教育培训、法律维权、民生保障等方面,健全网络、资源共享。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排除矛盾隐患,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积极总结推广“同心”品牌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把统一战线与党同心、与民同心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上,真正把“同心”品牌打造成服务科学发展的新平台和提升统战工作水平的新亮点。

 

 

                                                            (九三学社菏泽市委  王清君)

 

   
« 上一篇:践行“同心”思想,开展“四个一”服务
» 下一篇:同心同向同行 建设幸福德州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3851871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