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九三文苑 » 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7-10-31

自从母亲去逝后,历年的仲秋节,我们都是请父亲从老家农村赶到城里,同我们一起过。

城里的月光虽也温柔,却总感觉比家乡清淡了些。

今年的仲秋节难得与国庆节赶在一起,又比较有闲,于是呼妻携儿,到老家陪老父亲过节。

同儿时相比,老家已被划进开发区,算是进了城。村西建起了厂房。村北建起了楼房。村东建成了休闲公园。村中道路进行了硬化。村子四周都有宽阔的马路。

但老家的砖瓦房还在,村东的那一弯清冽的溪流仍存。村里的农田虽说卖了不少,但庄稼地还有一些,远远望去,似乎流淌着丰收的喜悦。

老家似乎有些陌生,但又仍然熟悉。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近来经常爱回忆儿时的趣事,回想起村头的老柳树,满山的山枣果,田里的蚂蚱,河中的鱼虾。想起光着脚板,穿越山间的小路;挥舞着玉米秸做成的长枪,往来拼杀;回想起农忙时挥汗如雨,农闲时搂山草摘野菜。那时的生活,似乎总是忙忙碌碌,又似乎整天快快乐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与不易,虽然努力分担一些,但其实做得还很不够。

这次回家,大清早儿,趁着露水未干,空气仍潮,上山替父亲摘绿豆、豇豆。父亲一共还有两三亩山上的旱田。由于上不去水,收成总体不高,粮价又低,所以收益并不大。对于年届七十的父亲来说,农忙时已感到力不从心。他常说:“真盼着土地早些被征去,就不用再干了。”

然而,田地一天在手里,父亲都会尽心尽力地去服侍它。父亲的田地总是整整齐齐,很难找到杂草。所谓种的绿豆,都是种上花生后,见有的地方没出好,又点种上的。然后在地堰等边脚处再种上豇豆。他绝不肯让一点儿地方得不到利用。

现在地里的花生已经收完,只剩下地中一簇一簇的绿豆,地边一簇一簇的豇豆,在晨光中沾着露水,豆夹粒粒饱满,长得还真不错。我们弯腰低头,一把把地摘下绿豆,竟然一直到近晌午才摘完。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满满的收获,也体会到了父亲的愉悦。

利用闲暇时间,我们去看了二姨。二姨所在的村庄,在西面隔着一道山梁与我们村搭界。由于以前常去,所以比较熟悉。

然而到了该村村口,却再也找不到以前熟悉的街道。村庄几乎整个成为一片废墟,北部已经建成一幢幢高大的楼房。虽然已经听说该村要进行旧村改造,但想不到进度如此之快。行前,我已打电话确认他们还在村里住。然而对着面目全非的村庄,不但找不到她们的房子,也找不到进村的路。

幸运的是,就在我们犹疑和惊奇时,二姨夫正好出村。于是在他的引导下,我们拐了几个弯,就停在村里还剩的少数房子中的一幢前。如果不是看到二姨正在房前收拾花生,由于周边的巨大变化,我们还真认不出这就是他们的家。

二姨看到我们来看她,非常高兴。我们闲扯着家长里短。说到农村的改造,二姨和二姨夫都很兴奋,说他们很快就将搬离村子去躲迁,大约2年后就可以住上崭新的楼房,虽然对旧居仍有几分不舍,但明显对以后的新生活更加向往。

仲秋节晚上,妻子做了几个菜,我们边吃边谈论着农村的过去、现在、将来。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虽然饭菜比较丰盛,但却难以找到幼年过节时的心境。父亲却在感慨现在的幸福生活。

饭后,儿子爬到平房顶上,久久不肯下来。我们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正在赏月。仲秋节过了很多个,这还是每一次看到他对仲秋节的月亮这么感兴趣。于是,我也爬上平房,同他一起看月亮。感觉今天的月亮特别明亮,月亮下部是漫天的云彩。云彩伸出手臂,似乎要去揽抱圆月。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最近经常见到的一个词“彩云追月”。虽不懂具体含义,今晚的云彩主要是白的,似乎难以说是“彩云”,但其形态却活脱脱是“云追月”,其意味和给人的感受都与“彩云追月”别无二致。

我们作为农村出来到城里生活的一代,越来越追念农村生活的单纯、趣味;农村的老人则越来越憧憬城市化生活的便捷、干净。看似南辕北辙,其实都在向往更幸福的生活。

就像“彩云追月”一样,随着祖国的强大,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愿望已经越来越近。

天上的云和月,在这仲秋节,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图景。我赶紧拿出相机,将他们的倩影留了下来。(烟台九三学社社员  张桂德)


   
« 上一篇:诗朗诵 庆祝十九大•同心向未来
» 下一篇:七排·十九大报告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3480093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