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撷秀拾才 » 结缘海洋事业 奉献蓝色经济 ——记烟台市九三学社社员、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渔业工程与工业化养殖技术中心主任姜海滨
   
结缘海洋事业 奉献蓝色经济 ——记烟台市九三学社社员、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渔业工程与工业化养殖技术中心主任姜海滨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21-02-01

“我们选育的许氏平鮋在生长速度和抗病性上都很优秀。从2017年开始,长岛已经有很多网箱使用我们的鱼苗了。目前第三代鱼苗已经出来了,等到第四代的时候,经过几年的验证我们就可以申报新品种了”,正在实验室分析DNA数据的育种专家姜海滨研究员说道。

姜海滨,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渔业工程与工业化养殖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支社主委。

1986年,姜海滨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到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现为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工作。35年来,他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用自己的质朴与追求,在广阔而辽远的大海上描绘着海洋产业振兴的美好画卷。



服务一线,为企业创造最佳效益

从参加工作时起,姜海滨就立下了将科研写在大海上、将工作立足于第一线的志愿。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对虾养殖浪潮,但虾育苗技术员奇缺。姜海滨主动担起责任,带领育苗团队在山东省的滨州沾化,烟台蓬莱、牟平,威海荣成等县市区开展对虾育苗服务。因为在春季育苗、出苗,为企业赢得了一年的开门红,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到1995年7年时间里为企业期间为每个服务企业增效30~50万元,累计250万余元;多次受到企业、所在乡镇以及县市区领导的高度赞誉与表彰。

一分收获来自一分耕耘。对虾育苗是高密度培育,对水温、饵料投喂、疾病防治等方面要求严格,育苗过程中突发情况多。在2个月的育苗期里,姜海滨和他的团队24小时连续工作,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育苗结束后,人往往会瘦十几斤。但看到取得的成果,他总是喜滋滋的,早就忘记了育苗的辛苦,期盼来年再干的渴望更令他兴奋不已。



有一次,有人请他谈一下对虾育苗成功的体会,他没有一个字说到辛苦,而是强调“要熟练掌握对虾发育各个时期的基本要求和各个技术环节,既要熟悉原有的技术知识又要学习新知识。要始终坚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奇迹。”

三十多年来,姜海滨始终将科研工作与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紧密结合。2020年,九三学社烟台市委组织部分年轻社员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调研,走进了位于海阳市的一家国家级海洋牧场,在育苗车间遇到了正在观察鱼苗生长情况的姜海滨,在车间昏暗的灯光下,黝黑的脸庞显得更加黝黑。平时话语很少的他,谈起育苗的技术、情况、前景却滔滔不绝,很多观点令同行的专家都受益匪浅。企业负责人更是对他的人品和贡献赞不绝口。



攻坚克难,开创海水鱼养殖新时代

经过多年努力,姜海滨学术上的成绩获得广泛认可,成为国内知名的海洋水产专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担任了中国水产学会委员、山东水产学会委员、中国渔业标准化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专家成员、山东省水产病害防控专家。他担任并被续聘为“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东营综合试验站站长,主持了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高山岛复合型生态海洋牧场构建与示范”等项目,都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成果。

 1992年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承担“牙鲆性腺发育人工控制技术研究”项目,姜海滨是项目实际负责人。那时,我国海水鱼养殖刚起步,在缺少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姜海滨带领团队长期驻扎在试验基地,从亲鱼、饵料生物到各时期的苗种培育,不分昼夜摸索和研究,终于在1995年12月3日成功培育出成熟产卵牙鲆亲鱼,并在极为艰苦的试验条件下,于1996年3月培育出5cm以上牙鲆苗种15万尾,开创了我国牙鲆性腺发育人工控制技术的先河,实现了牙鲆等海水鱼的周年繁殖,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突破了牙鲆养殖瓶颈。该技术迅速应用于海水鱼的育苗繁殖,掀起了海水养殖的第四次浪潮——海水鱼养殖浪潮,促进了我国海水鱼养殖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海洋环保、“海上粮仓”建设的推进,大型深水网箱发展迅速,姜海滨积极推广这一技术,深入现场指导和解决问题,广受好评。但工作中,姜海滨发现适合我省深水网箱养殖的本地高价值鱼种缺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姜海滨进行了长期的技术探索与攻关,主持了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优质抗病速生鱼类新品种选良”子课题“深水网箱适养品种(黑鲪)新品系选育”。

“2017年,长岛养殖户反映当地野生许氏平鲉鱼苗已经越来越少了,500个深水网箱中有三分之二空置。当年3月,我们赶赴长岛,发现问题确实严重,就组织了大钦岛的乡镇和村干部、养殖户开了个座谈会,提出使用人工鱼苗及配套技术,但当时渔民对人工苗不了解,心存顾虑。当我们离开长岛后,接到了大钦岛乡东村养殖户的电话,要求到研究院的育苗基地参观,经过多次参观后,终于下定决心运回了50万尾鱼苗,准备试养。”姜海滨说。随后,姜海滨进行了全方位、持续性地技术跟踪指导。

2020年8月,全国的渔业专家齐聚大钦岛,对首批养殖户的许氏平鲉养殖鱼进行验收,吸引了周边大批的渔民和养殖户围观。测量结果发现,姜海滨团队培育的人工鱼苗长成后平均重量超过800克,最大的达1000克。天然捕捞的鱼苗,存活率只有不到20%,而人工鱼苗养殖成活率能达到82%。目前长岛已有300多个网箱使用了姜海滨团队的人工鱼苗。许氏平鲉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深水网箱养殖的主导鱼种,推动了产业发展。 

                                                                                                                                            


回馈社会,助力蓝色经济发展

   姜海滨2005年加入九三学社。那时的九三学社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支社(现更名为九三学社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支社)所有社员都已退休多年,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原任主委看中了姜海滨的干劲和人品,将他发展入社,也将重振支社的重任交到了他的手上。姜海滨不负所托,通过积极努力,不断推进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履职能力建设,实现了支社工作的跨跃式发展。2020年,九三学社中央表彰的100个“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全国优秀基层组织”中,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支社以扎实的工作、突出的成绩名列其中。

   作为海洋科研工作者,姜海滨积极发挥优势,进行认真调研、探索。他多年前提出的“发展休闲渔业,提升城市品位” “建设人工渔礁群,打造国家级休闲钓鱼平台”“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保障岸线合理区划”等建议,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建议中的很多想法,已经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姜海滨援助长岛县砣矶镇西村200克、300g规格的大菱鲆和星斑川鲽苗种各1100尾,援助荣成网箱养殖户100克规格的杂交牙鲆3000多尾,价值4万多元;接受政府、企业、养殖户的技术咨询数百次,每年举办养殖、病害防治、育苗等方面的技术培训班,累计举办培训会30余次,培训了大批的技术骨干,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有的已成为当地“先富起来”的致富带头人。

在行事低调、做事认真的九三学社社员中,姜海滨更加低调务实。对于荣誉和成绩,他总是能推就推、能让就让,但讲到工作和责任,又总是当仁不让、锐意奋进。

明亮的聚光灯下,很难找到他的身影;在艰苦的一线,他总是默默地躬身工作。(九三学社烟台市委  仲晓宁)

   
« 上一篇:菏泽市九三学社社员尚宏芹主持的 《植物生物学》课程在山东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
» 下一篇:九三学社社员张瑜入选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学专业讲师团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3523137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