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九三学社社员,他们为何高龄入党?

发布日期:2021-09-24   点击数:159439

“是继续在党外还是吸收入党,怎样对党有利,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就应当怎样做。”在1989年11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记载了我国著名桥梁专家、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茅以升的入党申请书。茅以升出生于清朝末期的1896年,民国时期就蛮声海内外。经历了华夏大地20世纪的风云际会,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茅以升毕生的追求。1987年10月12日,在他91岁高龄时,党中央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九三学社社员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茅以升并非先例。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许德珩,于1979年3月在89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外,九三学社早期重要代表人物、药物化学家和药学教育家薛愚,也是在90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科学家严济慈、王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都超过了70岁。作为年逾古稀的老者,他们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都已经功成名就,对政治无所求。许德珩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王淦昌当时担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和原子能研究所所长,茅以升双目由于病变几近失明。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完全是出自于内心信仰、出自于自身的使命担当。


许德珩:以身示范拥护领导


“邓颖超同志在我祖父的入党申请材料上写道:‘我与许德珩同志从重庆时期开始共事,我对他的情况完全了解,他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我愿意介绍他入党。’1979年3月,经中共中央批准、邓颖超和乌兰夫同志介绍,我祖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许德珩之孙许进在回忆中说到。1978年2月,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的许德珩,听到委员们对于“文革”的反思和批判。当时国家经济百孔千疮、百废待兴,许多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和知识分子在“文革”中受到伤害。在这种背景下,许德珩再次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他甚至向党组织提出希望:如果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一定努力做好工作,改造思想,希望党组织在他身后追认他为共产党员。1979年4月8日,89岁的许德珩参加入党仪式。回家后,他严肃地对正值青年的许进讲道:“刚才,我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生死以之,奋斗到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了却了我终身的愿望。”“祖父曾经多次跟我说,他再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目的是以他的行动影响、带动九三学社社员、广大知识分子和政协委员从‘文革’的创伤中走出来,继续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许进回忆中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祖父和祖母来说,这是他们一生追求科学救国真理而获得的结论,是他们一生探索中国繁荣富强之策而确定的道路,是他们用青春热血换来的信念。”


茅以升:两年党龄饱含认可


新中国成立前,茅以升就已经功成名就,当选中华民国教育部部聘教授和中央研究院院士。上海解放前,国民政府贪污腐化严重,大肆发放金圆券,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茅以升当时担任桥梁公司总经理,便与社会知名人士联名起草一个在内战时期保护工矿企业、学校、港口码头的请愿呼吁书。这份请愿书分别递交到国共两方手里。何应钦认为战争是残酷的,损坏一些工矿企业是难免的。而陈毅根据中央的指示,要求解放大上海的战役要尽量保护好上海的工矿、城市基础建设和人民的安全。一封请愿书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应,让茅以升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积极热情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他66岁时就曾经郑重地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入党申请,却没有得到批准。周总理恳切地回复茅以升:“你留在党外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留在党外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茅以升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希冀,一直致力于帮助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建设百废待兴的新中国。1985年,茅以升双目由于病变,几近失明,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经过深思熟虑,他又正式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我已年逾九十,能为党工作之日日短,而要求入党之殷切希望与日俱增。为此,特再次提出申请,我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一次,91岁高龄的茅以升的夙愿终于实现了。1987年10月12日,在他91岁高龄时,党中央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在入党仪式上,他感慨地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多年的愿望,这个愿望是我一生经验的总结。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光荣、最难忘的一天!”1989年11月12日,93岁的茅以升与世长辞。短短2年党龄,饱含着对这位科学家的认可。


高龄入党:是信仰更是荣耀


“像我这样亲身参加中国科学院建立工作的人,现在虽已老了,但我看到大批新秀崛起,实在是后生可畏,后生可敬,后生可爱。我决心做一名辛勤的老园丁,浇灌出万紫千红的新花。”这是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物理学家、教育家严济慈在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写下的一段话,这一年,他79岁。严济慈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一生追求真理和进步。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严济慈就放弃了自己主攻的基础专业研究,领导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应用光学研制,因抗战期间的卓越贡献,被授予胜利勋章,并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严济慈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1958年,国家决定创办中国科技大学,严济慈虽年近花甲,还是满腔热情地回到讲台。1996年11月2日,严济慈在北京逝世。2012年5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同意,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第10611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严济慈星”,这位中国科学界璀璨的明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另外一位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王淦昌也是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世纪60年代,王淦昌放弃了自己得心应手的物理学基础研究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秘密研制核武器,化名“王京”,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断绝一切与海外的关系,在中国科学界隐姓埋名整整“失踪”了17年。原子弹、氢弹的先后成功爆炸,凝聚了他的心血,人们称王淦昌为“核弹先驱”。1978年,核物理学家、作为中国核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王淦昌被任命为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他积极推进中国核科学的发展,在他倡导下我国相继建设了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就在这年,71岁的王淦昌实现了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年后,古稀之年,他辞去“大官”做“小官”,阅读文献、指导科学研究、关注着世界科学发展的每一个新动向,保持着一个科学家的本色。多年后,说起当时毫不犹豫的决定,王淦昌说:“我认为国家的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那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报》2019年9月23日,《鲜为人知的委员故事——四届全国政协自身建设撷影》之《许德珩在1978年再次提出入党申请始末》  整理:崔吕萍 李元丽

2. 央视新闻客户端2016年6月11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誓言】之《茅以升:怎样对人民有利 就怎样做》

3. 《世纪风采》,《“愿以身许国”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  作者:孟红

4.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严济慈:追寻科学之光的一代宗师》



(本文获得社中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一等奖;作者:门国锋,九三学社青岛市委思想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市北区委员会副主委;《财经》杂志客户端山东区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