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英:半亩方塘常流水 呕心沥血育新苗

发布日期:2022-11-25   点击数:20346

朱文英,潍坊学院政法学院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学校2021年度教书育人标兵。三十余年的从教生涯,她信念坚定,以身作则,用心教学,在潜心治学、认真教学的同时,从各个方面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无论是学业、生活,还是对待人生的态度,有严厉的批评训导,也有耐心的疏导开解;有开心的餐馆小聚,也有平淡的厨艺招待。她的勤奋、严谨、包容、关怀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也得到了领导、同事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之“美”,更诠释了作为九三学社社员的使命担当! 

教书育人 培育祖国之花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朱文英始终将“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作为教学生涯的座右铭。强调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核心任务,更是教师的工作核心。她讲到:“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老师知识的积淀不仅可以受益于自身,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受益,增加学生的知识、才能和修养。”

随着我国法治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法律条文的数量在持续增加,知识在更新,时代在进步,自身的不断学习、持续学习显得更为重要。朱文英在长期的教学中,一直在不断学习,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并逐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教学内容已经非常娴熟,但是每年的课程幻灯片她都会修改,并补充多方面的内容。多年来,无论课程讲了多少遍,备课多么充分,朱文英仍然保持着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再次进行备课、再次熟悉第二天课程内容的习惯:“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把握和确认上课的节奏,也确保第二天上课的顺利进行。”2018级法学专业王晴同学谈到,上朱老师的法学课从来不会感到生硬,“她总是将用她看到过的案例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让我们精神倍增,让我们觉得十分生动形象。”

2015年,朱文英作为国内高级访问学者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进修一年,其初心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此外,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号召,她率领课程团队连续两年建设了两门在线课程:公共选修课《举案说法:与法同行》和法学专业课《法学概论》,并顺利运行,成效显著。

朱文英坚信,只有教师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和学生探讨问题时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她常常激励自己:“只有自己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才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愿意沟通交流,对学生提出的各类专业问题才能够轻松应对。”

在教学一线的长期坚持,使朱文英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连年优秀,多次获评学校“优秀教师”,获得了学生的认同和好评。

言传身教 守护祖国之翼

在朱文英看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育的艺术不能局限于传授专业知识,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任务———育人,即鼓励、激励、引导学生。朱文英说:“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以良好的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育人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老师严格要求自己,严以律己,学生才能够给予老师足够的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朱文英也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自己的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获得了学生的喜欢和爱戴。同时她认为学生都已成年,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对待学生课上课下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课堂上,她严格要求学生,课下与学生以朋友相称,“朱老师以诚待人的方式让我们都感觉很亲切,也愿意跟老师多交流”2018级法学专业王梦鑫同学说到。

朱文英曾说:“学校也是一个社会,对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理想与现实尚存在些许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的引导和疏导,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适应社会,勇敢面对现实。”曾经有位同学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比较偏激,朱文英专门和那位同学进行深入交流,既有严厉的批评,也有循序渐进的诱导。那位同学在她的帮助下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不服抗拒到后来的接受和正视,再到最后的体谅和道歉,也明白了遇到问题该如何理性面对和处理,应该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

朱文英时常在课后和同学们进行当面交流,时常一块漫步校园,时而请同学们小吃一餐,同学们逐渐也对她敞开了心扉。此后一直到毕业,一旦遇到什么问题,不管是学业困惑、同学相处、班级事务,甚至恋爱问题,都会先行求助于她,她都会逐一解答,无论是批评还是引导,学生们都会接受。

近年来,考研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的奋斗目标,但是,随着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同学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朱文英也一直关注着学生的考研情况,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学生达到自己的目标。近几年,朱文英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在考研前压力巨大且无处排解,也不知道如何排解。“虽然我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但是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和学生通过面谈、电话、微信等方式,让同学们在我面前倾诉一会,一起去河边转一圈,或者到商场去逛一逛,都能够舒缓他们的压力。”朱文英通过这些方式去帮助和陪伴考研的同学,让他们顺利度过那段艰难的时期。 

潜心科研 传承学术经验

在潜心教学的同时,朱文英也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她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现,作为地方高校,想在传统民法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是难而又难,必须选择新的研究方向。机缘巧合,她在2006年开始接触体育法并踏进了该领域,并利用自己的专业基础,以民商法的视角切入体育领域。“万事开头难”,治学更是如此,她深刻认识到,要进行科研写作,贵在坚持,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毅力。“我记得第一篇体育法论文是发表在《民商法论丛》的一篇翻译论文《国际体育法:全球体育法》,第一次接触英文资料,头晕眼花,国外学者的论文和国内论文的风格完全不同,又不懂专业,再加上英文水平有限,阅读资料非常吃力。”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最后成文并发表,她的努力获得了回报。

此后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立足前沿、关注热点,十五年的辛苦耕耘,她在体育法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民商法论丛》《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此外,她的科研论文获潍坊市社科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等奖若干项。朱文英现在任九三学社社省委第二届社会法制专委会委员、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潍坊学院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潍坊市政府法律顾问专家库成员,潍坊市人大立法专家库成员,潍坊政法智库成员等。

她的研究历程及取得的成就,真正体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从她身上,学生也体会到教师之“美”的真正含义。在她看来,在教书育人方面,教师的“美”表现的是学识的渊博、严谨的治学、真诚的拥抱、谆谆的教诲、耐心的倾听、理解的包容…… 

服务社会 奉献智慧之泉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多年来,朱文英先后撰写《加强未成年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建议》、关于《学校体育工作促进条例》的立法规划建议、《关于建立中小学足球联赛制的建议》《“娃娃”足球学校运行状况调查》《潍坊市学校足球联赛运行状况调查》《全民健身背景下城市居民健身微空间之调查》和《潍坊市学校足球联赛运行状况调查》等提案建议,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积极参与地方立法评估工作,2014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的修订工作,提出了若干条对策建议,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启动体育法修改工作,朱文英作为项目成员及第三项目组组长,负责“体育产业”和“职业体育”两章的制订工作(全部为新增内容,后来“职业体育”并入“竞技体育”);率领项目组经过多次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拟定了具体条款;并作为项目组成员及专家,通过实地调研、线上开会座谈的形式,参加体育法修订会议、座谈会及论证会,拟定的诸多条款在通过的《体育法》中得以采纳,为《体育法》的修订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为此,国家体育总局专门为潍坊学院发来了一封《感谢信》,以表彰朱文英老师对《体育法》修订作出的重要贡献。

此外,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的评委,朱文英也积极参加国家社科基金相关项目的评审工作,鉴于她工作认真、细致,尽职尽责,被评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22年9月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

从那时的青春年少到现在的华发显现,经过三十年的辛勤耕耘和努力,与学生知识和感情的不断交流,看到他们的长足发展,满怀信心迈向各自不同的人生旅途,她深切感受到教师职业的自豪感以及看到学生信任眼神后的成就感。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朱文英一直秉承着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她始终坚信“前路浩浩荡荡,万事皆可期待!”(九三学社潍坊市委员会    孙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