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关于我省水源生态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我省水源生态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0-03-11

山东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

 

九三学社山东省委

 

 

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淡水是我省最为主要的水源,也是我省人民生产、生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极其重要的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水源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形势不容乐观。我省的水源主要包括分属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独流入海水系、干流长度大于10 km的河流共计1552条;分属淮河流域内的南四湖、黄河流域内的东平湖和小清河流域内的白云湖、青沙湖、马踏湖等湖泊;以及大、中、小型水库5563座,总库容157.7亿m3,兴利库容81.9亿m3。此外,还有约120.01亿m3的地下水资源。据测算,我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303.1亿m3,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 m3,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属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尽管我省以如此有限的水资源养活了全国超7%的人口,生产了全国10%的粮食,完成了全国约10%的国内生产总值。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缺水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而且我省大部地区宝贵的水资源正日益受到水质恶化和水源生态系统破坏等的威胁,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水质的恶化不仅加剧了我省水资源的紧张,而且给渔业、农业、沿岸人民的健康以及生态安全带来危害,并将严重制约我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南四湖与东平湖还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调蓄湖,其水质及流域生态安全状况直接影响输水水质安全。

 

2009年,我们集中力量对全省50多条河流、湖泊与水库进行了实、考察,发现我省水源生态安全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我省污废水年排放总量约26.4亿吨,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和水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Ⅴ类水和劣Ⅴ类水质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70%以上,水库、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不足40%,大多湖库富营养化呈加重趋势。平原区地下水Ⅴ类水质面积占平原区的66%,山丘区地下水Ⅴ类水质面积占山丘区的30%

 

二、地下水开采过度,海咸水入侵严重。全省目前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2690 km2,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2863 km2。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已经形成了以城市水源地等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区。特别是在沿海地区,还出现了大面积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的负值区,使咸淡水界面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了全省沿海地区共有19个县(市、区)发生海咸水入侵,入侵面积达1140 km2

 

三、河道断流严重,生态安全受威胁。由于降雨量的减少以及过度开发利用等原因,我省河道断流严重。致使全省湿地生态与流域健康遭到破坏,大量湿地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加剧。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24000 km2,年流失土壤总量7000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水库和湖泊淤积,还加剧了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另外,诸如一些湖泊围网养殖无序发展、水库开发利用不当、一些小河(沟)与城区河流的污染特别严重、生活垃圾随意倒入河流、一些游客乱丢垃圾等问题,这些也都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联系我省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水污染。一是应重视恢复生态系统的活力。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关键是管理。岸上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大量进入水体,超过水体自净的能力,从而导致水质恶化,水体生态系统失衡。为此应努力实行水环境“休养生息”政策,给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不断减轻其污染负荷,恢复生态系统的活力。二是要建立相应的水污染防治责任制,推行水功能区达标的“河长制”。要求全省各地市、各部门的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当地河流的“河长”,大大小小的河汊也都指派各区、县乃至乡镇的“河长”负责,一河一策,逐条治理。三是应逐步推行水资源从供水向需水管理转变,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等;特别是对于一些湖库、河流的开发必须要采取“有序开发、严格管理、以防为主”的策略,切实做到保护水源地水质与流域生态安全的目的。四是我省还应继续加强水资源保护,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完善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实施地下水开发总量控制,加快超采区地下水禁采和限采,加强地下水回灌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二、制定流域综合规划方案,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环境整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流域进行总体规划,确定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总方针,统筹流域内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开采量,确保流域的生态用水安全;严格控制饮用水源地的人类活动强度,合理规划渔业养殖区和养殖规模;根据流域内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利用生态学和环境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基于水环境保护的生态功能分区,确定不同功能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重建模式,制定不同区域主要产业的发展政策与布局原则;制定全流域的水土保持计划,提出基于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模式,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环境治理,以实现流域内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三、加快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客观、公正、科学、可操作的原则建立适用于我省各流域的生态公益林补偿体系,将流域的生态补偿纳入国家或地方税收体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相应于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速度、强度与规模投入必需的经济、物质与能量对自然加以补偿与还债,必要时以工程措施促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重建。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湖泊水环境的改善有赖于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维护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有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以及完善的管理体制。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认识水平的限制,环境问题往往被人们漠视或引不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环保知识和环保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福祉。

 

五、尽快开展水源生态安全调查,加强水源生态安全机制研究。要尽快开展水岸带现状的专项调查,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水岸带的生态恢复工作。通过恢复河湖沿岸的自然状态,以保护河湖水系的水岸自然生态,并建立水岸带植被缓冲保护区。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污染防治技术及技术应用推广措施等科学研究,建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河湖水系水岸植被带的保护与修复、建设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参政议政部)

 

   
« 上一篇:关于医疗卫生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下一篇: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4138142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