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九三文苑 » 身行一例,胜似千言
   
身行一例,胜似千言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22-05-07

作为母亲应该怎样与孩子相处?怎样教育和陪伴孩子呢?如何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善良而勇敢、独立又温暖的人将是我们成为家长后终生必修的课程。莎士比亚说:“摇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孩子的一言一行在于父母点点滴滴的示范引导,我始终相信“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成长的道路上,作为母亲我们会陪孩子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奔跑,一路上看过无数的风景,分享经过无数难忘的瞬间,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我有许多想要分享的小故事。

教会孩子善良和关爱,我希望孩子具有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让他学会爱亲人,爱家庭,爱祖国,一直能向善而行。我告诉孩子因为贫困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还有好多小伙伴没有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贫困不应该成为他们读书路上的拦路虎。比起那些小伙伴他是幸运儿,我希望能引导孩子用他的爱心和力量去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在我的帮助和引领下,孩子参加了淄博麦田计划公益组织举办的“百名少年助学圆梦行动”的公益活动。孩子自2019年起每年都会贡献出自己的压岁钱作为助学资金的一部分来帮助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妹妹继续自己的学业直至高中毕业。我和孩子爸爸还经常在节假日带他去走访看望我们挂包的贫困户,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相信这样的公益活动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爱的种子,感恩自己拥有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好的回馈社会。

教会孩子坚持和勇敢,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什么都想要积极尝试,他喜欢一切美好的事情。喜欢很简单,而坚持很难。幼时的孩子喜欢阅读,却更迷恋手机游戏;喜欢在台上表演架子鼓时的酷炫,却讨厌练习基本功时的枯燥;喜欢用画笔记录生活的美好,却忍受不了日复一日的重复。我告诉他当你选择开始做一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并非都是坦途,有鼓励,也有打击,但既然喜欢,

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从幼儿园开始我就有意识领去书店,先从绘本故事、各种漫画开始,他选我读直至口干舌燥,肚子饿的咕咕叫,小家伙还是不肯罢休。为了让孩子爱上诗词,每天早晨我们都会通过学习强国一起收听每一期的《中国诗词大会》,常常在家里进行飞花令擂台赛,在竞技中进步。为了让孩子坚持练习架子鼓,我和他一起上课,比赛默谱,一起练习基本功,我的坚持感染了孩子,现在孩子拿到了十级证书并享受着打击乐带给他的放松。作家鲍德温说过:“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教会孩子遵守规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教育。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身高已达到一米四多,享受不到儿童免费的福利。我接他放学坐公交车回家,碰上邻居家三年级不如他高的小姐姐。他看到人家上车免费不用交钱就非常不解的问我,“妈妈,我年龄比姐姐小,身高也没比她高多少,为什么我要交钱?”我给孩子讲了一个余秋雨在德国求学时过红灯发生的小故事。故事大致的内容是“一日余秋雨和一位德国学人在斯图加特的一个路口等红灯,这个城市人口稀疏、交通冷清,左右都没有车辆的影子,即便闯红灯直穿过去也没有任何危险,但人们还是规规矩矩地等着。因为据统计,城市街道的穿行者中,受交通事故伤害最大的群体是孩子。孩子们承受着太多来自成人的行为规范教育,但实验证明,最有效的教育来自他们自身的观察。孩子观察世界的一个重要地点,是自家的窗口。当你四顾无人无车,放心穿越红灯的时候,根本无法保证路边排排高楼的无数窗口没有孩子在张望。所以我们要一见红灯就立即停步,让孩子们看到一种无须别人监督的规则存在。”我告诉孩子即使你的身高不那么明显的超过了上限,我们也必须要付钱,因为那是规则。伴着孩子成长,我告诉他越来越多的规则,“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是一个有修养的文人雅士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一个学生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廉洁清政”又是一个执政者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国界是规则,法律是规则,家风是规则。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规则,社会才展现出有序和谐的发展状态。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实际上教子成人才是最根本的。世上最美的语言是父母传递的,最好的行为也是父母刻画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同时孩子也是父母的镜子;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做好自己。雅思贝尔斯这样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慢慢影响他,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我坚信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言传身教,因为身行一例,胜似千言。(九三学社淄博市淄川区基层委 宫蓓蓓)

   
« 上一篇:“疫”无反顾,抗疫担当——致敬抗疫一线的大白们!
» 下一篇:立夏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3736963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