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天地 » 九三文苑 » 女人的生活曲线
   
女人的生活曲线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10-09-07

如果说大学里的女子还算少女的话,那么大学毕业后迈入社会的女子则是真正的女人了。那么我作为女人的生活曲线,起于刚刚踏上三尺讲坛的青涩。当我青苹果般地仰视那个为我们讲座的退休女教师时,我在她因学养而慈祥、因岁月而沧桑的脸上看到了我的未来。我断定自己也将如她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划过一段教学生涯的直线,在经历过一个拐点之后一路下行。那时的我,心中充满了悲凉。因为一个站在起点上的人,居然看到了职业生涯的终点。

 

当我在职业生涯的起点迈开步伐,被岁月逼迫着不断前行时,我才发现,我对人生的看法过于简单和粗陋。因为人生不是从一个点划向另一个点的直线,有些岁月,真的不能单纯以时间长短来衡量。“有时候幸运,某个过程或某个阶段是可以被凝聚的”,就像多丽丝·莱辛小说《天黑前的夏天》中的主人公凯特,她在天黑前的那个夏天,幸运地拥有了一段被缩短、被加厚和被凝聚的时光。

 

多丽丝笔下的主人公凯特过早地涉入婚姻,因而她的女人生活一开始便是为人妻,然后为人母,这样的生活持续了25年。这是可以一眼看到底儿的生活,就像我曾经设想的生活直线,因太缺少起伏而总让她感觉单调,感觉生活中好久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了。而就在那个夏天,她平生第一次感觉自己不再被需要,四个孩子和丈夫飞赴了世界各地,房子出租了。而她,开始走出优越的中产阶级家庭。凭借精通四国语言的优势,她在国际食品组织谋得了一份待遇相当不错的工作,其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认可。在旅途中,她与一个小伙子结伴而行,在西班牙完成了一次非常遗憾的旅行。回到英国的酒店,她病倒了,行如枯槁,思如飞雪。在租住的公寓里,她像被挤压的海绵,开始回弹,逐渐面对再次回到家庭的现实。

 

从离开家到再回到家,她的生活和心理已划出了巨大的起伏线,在她脚步所至的地方都有作者对其心理描写的细腻笔触。一是关于自我的,那个多年来照顾孩子无暇顾及自身的自我在她内心复活了,并开始左冲右突。她到底是什么?到底想要什么?这种本体论性的疑问,使脱离她那种生活情境的生于中国的我,更加难以回答。二是关于情感的。她的女性角色意识更为清晰,那具被化学物质所滋养的皮囊,随时准备散发出诱人的魔力来吸引异性,却也下意识地抵御着异性的来袭。她是否应该忠诚于那个不忠诚于自己的丈夫,她对于两性关系的思考与尝试,她对异性目光的过于介意,是那么真切地体现出一个女性的私密。三是关于年华的。她老了,在与美国小伙子游历西班牙时,在租住年轻姑娘莫琳的公寓时,在她病愈后那新生的白发间,她看到了流逝的华年,像倾泻的月华。骤起骤落狂乱迷失的心路曲线,让她的心智有些混乱,甚至疯狂;她的疾病,难说到底是来自心理还是来自肌体。但无论再难,无论是否有答案,她都在一点点好起来,一点点由偏离行道的路线逼近原初的出发点。从空间距离上说,那个出发点是家。但从心理距离上看,她已不再是原来那个自己。她不再掩饰自己,她用白发向世界宣布一个真实的自我形象;她不再违心地活着,她更了解自我,她会更好地拿捏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她的思索从书的第一页就开始了,一直到书的最后一页,仍在让读者费心地揣摸。作者细微的描述让我跟着她的思路一路缓慢地旋转,在用笔繁复纷飞之处感到自己的思想也为之凝滞,困惑之重似让自己无法自由呼吸。

 

作为中国的女性,其生活姿态无法与英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妇女相比,那居家女人的养尊处优的日子,着实让中国女性为之向往,又怎么会徒生如此之多的念想?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会有不同的思考。但同样作为女人,同样步入中年,同样看着孩子一点点的羽翼丰满,那对于年华流逝的无奈,对于婚姻两性的碾磨,对于不再被需要的茫然,也将如潮水般向我们袭来。我们可能一直踏着不变的直线一路走来,而就在某一个点儿上,会突然发现直线不再,我们不得不跟着生活或心情而大起大伏,就像平静的湖面忽然荡起了涟漪。那段涟漪不断扩大而平复的时段,便是那段被缩短、被加厚和凝聚的时光。经历这段时光是非常不易的,需要消耗太多的心智和精力。也正因为这些心智和精力点燃了生命,反思了人生,成就了心灵的舞动,因而才使得生命不再平淡无奇、暗淡无光。

 

又想到了那个青涩的我,一路走来,青春年华不再。我懂得了生活远非一个人的视力所能及,其变化让人不得不去适应,不得不去改变。当我经历过了一次改变,经历过了一次心理挣扎;我就发现,我成长了。若干年过去了,我的生活已荡出了若干条曲线。我在等待,以充分的心理准备来等待,等待职业变化所带给我的成长,等待孩子飞翔时寂寥来敲打心扉,等待岁月吹皱那曾经光洁的肌肤。如果生活必须要有曲线,那就做出一系列优美的动作,呈现出一条条无痕对接的优美弧线,像在风中舞动的绸缎,风声飒飒,曲线饱满,亮色满天!

 

 

                        (九三学社青岛市南区基层委员会   秦力)

 

 

   
« 上一篇:读海子诗歌二首
» 下一篇:童年的小河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4383582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