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关于建立完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的建议
   
关于建立完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的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08-09-28

近年来,“社会工作”日益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2006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第一次将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入党的文件,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出战略部署。然而,我国社会工作因起步晚,仍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我国对社会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普遍不足。国际上一个公认的看法是,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同个人之间的缓冲区,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对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但社会工作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无关紧要、不甚了解的概念,对它的重要意义更是漠然视之。“什么是社工?”调查结果十有八九将社工等同于义工、志愿者或居委会人员。甚至不少领导干部对于社会工作也不了解,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就是社会工作,或者把民政工作等同于社会工作。民政部人事教育司王建军副司长认为,社会对社工认知度不高,是社会工作发展最大的障碍。

 

2、我国从事社会工作人员总量严重不足。从社工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看,美国、瑞士为2%,日本为5%,加拿大为2.2%,我国香港地区仅注册的社工就达1.7%。而据统计,我国民政系统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只有45.3万左右。

 

3、我国从事社会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多不高。我国现有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以经验型居多,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发达国家,社会工作者同医生、律师一样,必须获得社会工作的执业资格,否则不能从事社会工作事务。我国直到20067月才正式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

 

4、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成效不太理想。现在全国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但大多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总量和总体水平偏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不完善,尤其由于缺乏实习机构,缺乏专业督导,在专业实习上十分薄弱,导致社工专业学生实务能力低,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5、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学生多数未对口就业。由于社会上缺乏社工岗位和社会工作者被忽视,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要么难以找到对口工作,要么不愿意从事社工行业,而改从他业。据统计,全国每年毕业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1万多人,而从事社工行业的不到10%。一边是社会急需社工人才,一边是社工专业毕业生不干社会工作,人才浪费现象严重。

 

6、缺乏成熟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目前,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分散在各个领域,没有单独形成一个系统,社会工作政策、法律体系、配套制度都不完善,多数地方没有真正建立的职能突出、角色明显的社会工作管理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其社会工作网络。而且,社会工作运行发展缺少政府支持,资金保障薄弱。一些走上社工岗位的毕业生,也因待遇低、缺少职业发展空间而不能安心工作,流失率相当高。上海市福利中心主任李宏介绍,由于社工未被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待遇无法落实,目前造成福利中心大量社工专业人员都是按照行政职位、职级在操作,很难留住社工人才。

 

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社会管理的重要推进器。建立以社会工作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

 

对此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菏泽市委主委侯婕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措施,一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特别是社工专业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从事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社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使他们掌握社会工作知识、技能,加快向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转化。

 

2、要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都经历了从志愿性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组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建立社会工作者登记制度,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聘任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估制度。把通过国家考试的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职业晋升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合理流动机制、表彰奖励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规范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职位职称体系,制定社工职业薪酬标准,改善社工人才的收入、福利待遇,解决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定位和社会角色问题,为社工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足够空间。

 

3、要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一是研究建立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体系,积极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探索转换和引进相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配置办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事业单位,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对象设岗位、以需求定数量的原则,通过岗位调整、增设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配备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分领域、多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二是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在社区设立社工站,为大批社会工作者提供平台。三是积极培育民间社工组织,降低登记门槛,减少限制,鼓励发展,承载大量社会工作人才。

 

3、要大力发展承担社会工作的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承担社会工作,对于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多种渠道、整合资源”的思路,分类培育发展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一是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一批可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事业单位改造转化为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二是选择一批现有的民间组织,按照承担社会服务工作的要求规范整合,使之成为符合条件的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三是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创办一批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同时,要优化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培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改革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的注册登记办法,建立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制度,建立民间组织孵化基地,加强对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监督管理。

 

4、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在社会工作的运行机制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发展社会工作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政府与社会、市与区、社会工作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社会工作的发展合力。要确立财政资金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渠道作用和导向作用。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完善公共财政投入,设立社会工作发展专项经费,建立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使公共财政成为社会工作经费的主要来源。

 

5、要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试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大胆探索,广积经验,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确保质量,从而建立科学的的社会工作制度。

 

 

                                                          九三学社菏泽市委 高奂文

 

                                                               2008928

 

   
« 上一篇:关于为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议
» 下一篇:关于全面提升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的建议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14138101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