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社员蔡可忠:传承百年灯塔,点亮民族工业之光
发布日期:2025-03-03 点击数:1118
九三学社社员蔡可忠,现任青岛灯塔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于1954年4月出生于江苏沛县的一个农家,自幼便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出坚韧不拔的品格。1984年,蔡可忠从沛县化肥厂下海经商,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挂靠沛县防腐保温公司,承揽防腐保温工程施工项目。1992年,他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了青岛金北洋工程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获得山东省首家民营企业“防水防腐保温专业承包国家一级施工资质”,承接项目遍布全国各地。随着金北洋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蔡可忠秉持“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理念,积极投身于振兴传统民族工业的伟大征程。
青岛灯塔酿造公司是青岛百年品牌,与青岛啤酒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然而,这家百年老店曾一度面临困境。2002年,蔡可忠带领青岛金北洋工程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负债累累、包袱沉重的青岛酿造总公司,并改制为青岛灯塔酿造有限公司。当时,青岛酿造总公司旗下十个厂大半停产,企业背负9000多万元外债,1200多名职工面临失业,其中不乏40—45岁年龄段人员、干部、伤残人员、离退休老干部、劳动模范及落实政策人员。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蔡可忠没有退缩,他以“不计利润求稳定,不急投入求发展,不看眼前看长远”的原则为指引,从维护职工权益入手,组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保证就业、清偿债务、补发工资、补缴社保。这些举措不仅凝聚了人心,更为企业走出困境、稳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企业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蔡可忠始终不忘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自1992年以来,他为家乡新建小学、修缮道路捐款130余万元;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大学捐款50余万元;资助困难大学生40名、研究生2名、小学生300名,捐款50余万元;为“灯塔九九重阳京剧敬老”演唱会等慈善活动捐款55万余元;为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500余万元。他的善举彰显了一位企业家的爱心与担当,也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蔡可忠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积极参加并支持九三学社各项活动,提出诸多建设性建议和意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履行社会服务职能。2024年,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机关直属委员会在青岛灯塔味业有限公司成立了“九三学社社员之家”,为社员们搭建了学习交流、思想碰撞、参政议政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了九三学社的社会影响力。蔡可忠表示,将以九三学社前辈为榜样,牢记“爱国、民主、科学”的宗旨,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为九三学社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蔡可忠的带领下,青岛灯塔味业有限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司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瑞士雀巢公司质量国际认证”“2008年奥帆赛、残奥帆赛特供单位”“2018年上合峰会供应企业”等几十项荣誉,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及其他专利。公司始终秉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职工的饭碗”的理念,坚持“传承、创新、责任、良心、担当”的十字质量方针。为确保原料质量,公司成立了青岛灯塔农业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新的种植基地,确保非转基因原料符合标准和要求。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投入大量资金筹建省级技术中心,组建了强大的研发团队。此外,公司还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成立了“青岛灯塔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灯塔书画院”,创作了“灯塔之歌”,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蔡可忠,用他的智慧、勇气和担当,在民族工业的舞台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华章。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九三学社社员的责任与使命,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为九三学社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会 郎云鹏 邵长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