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逐步实现第一目击者急救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2-12-26 点击数:4789
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九三学社烟台社员常黎明说:
近年来,我国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急救反应迅速、急救质量大幅提升。但由于情况紧急(如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在4分钟之内),急救医生不能及时赶到伤病患者身边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广泛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逐步实现“第一目击者急救”,将有利于提高群众在遭遇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的能力,为后续的医疗救援赢取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死亡和经济损失。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科普体系。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对社会公众开展广泛的急救常识宣传,提高群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推进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从中学开始有计划地加强急救知识培训。
二、成立急救知识培训基地,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推广北京、上海等地先进经验,依托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急救技能培训基地,设立专项工作经费,配置专职人员,开展规范的急救培训,并定期复训。
三、在重点人群和行业中开展救护培训。依托建设的急救技能培训基地,首先对公安警察、消防官兵,列车员、船员,宾馆饭店和商店的服务人员,导游、出租车司机,企业保安人员、生产安全员、车间工人,教师等基层工作人员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将这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有关部门的考核内容之一。
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对驾校学员强制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基本救护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达到自护、自救、互救、保护生命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