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社刊
2013年第六期 2013年第五期 2013年第四期 2013年第二期 2013年第一期 2012年第六期 2012年第五期 2012年第四期 2012年第二期 2012年第一期 2011年第六期 2007年第三期
秉持传统 凝聚力量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

 

王随莲

 

 

“五一口号”发布距今已经走过六十五年的历程。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的热烈响应,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过程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

 

九三学社作为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一经成立,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与合作者。“五一口号”发布后,九三学社积极响应,公开宣告站在人民革命一边。1949年9月,九三学社参加新政协,参与制定《共同纲领》,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坚定合作的政治立场,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建国之初,九三学社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郑重写进社章,以《共同纲领》作为政治纲领。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中发〔1989〕14号文件和中发〔2005〕5号文件的颁布,使多党合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激发了九三学社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九三学社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推动国家建设发展中取得了斐然成绩。

 

山东九三学社自1953年6月在青岛建立组织以来,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有16个市委会、1个县级市委会,245个基层组织,6300多名社员的参政党省级组织。社省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紧紧围绕中共山东省委和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力推进了党委和政府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科技界人才荟萃和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三下乡”等活动,培育打造“亮康行动”、“百名专家企业行”等具有九三特色的“同心”品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坚持以搞好政治交接为主线,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深化“同心”教育,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努力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九三学社的成长历程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在中共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锐意进取的良好格局。

 

重温辉煌的历史,我们更加坚定了以下认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主党派在自身发展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民主党派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

 

当前,中共十八大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伟蓝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已经开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九三学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增强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九三学社全局工作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二,全面提升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把搞好政治交接作为长期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增进政治共识。组织广大成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突出“同心”思想教育,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领导集体。牢固树立勤奋好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牢固树立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的文风,牢固树立维护大局、民主团结的作风,增强社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凝聚智慧和力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极服务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把握主题主线,强化参政议政创新和聚焦,健全机制、整合力量,增强建言献策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可行性。在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进文化制度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方面贡献力量。把“同心”实践与“亮康工程”、“百名专家企业行活动”、“三下乡”等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九三特色的“同心”品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必将薪火相传、蓬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移动端 |  电脑端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12026643号
您是本站第142923437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