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社刊 |
靠学习赢得未来
刘 双
早在1939年毛主席就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彰显了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本领恐慌”,我想对于当今的年轻干部,尤其是我们党外干部,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意义。“非学无以广才”“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骨干, 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知识恐慌、业务恐慌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态度,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由此可见,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如果一天不学习,两天不上网,三天不看报,几天不看书,就会思维闭塞,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面对本领恐慌,唯一的出路是学习。因为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重要基础。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上面临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问题、处理中美关系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棘手问题;国内,经济领域的转变、政治领域的政治体制改革及协商民主法治化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等问题也是硬骨头,为此,习书记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想应该理解为面对当前“硬”问题的现实,必须加强干部的“硬”本领,才能打赢这场胜仗。否则,“打铁的锤”举不起来,铁也打不好。
功以学成,业由学广。领导干部的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从政为官就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过程。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
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习书记在2013年中共中央党校春季学习班开学典礼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作者系九三学社淄博市委副秘书长)
|
|